Search


日本一位明星發起「拒絕被穿高跟鞋」的運動,希望未來有一天女性必須穿著高跟鞋工作的規定可以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日本一位明星發起「拒絕被穿高跟鞋」的運動,希望未來有一天女性必須穿著高跟鞋工作的規定可以消失。看了覺得很感動,但不禁讓我去想,台灣在法律上有沒有辦法做到呢?
 
🎸服儀規定的合法性基礎,一般而言是源自於「工作規則」。
 
依照勞動基準法第70條,雇主雇用的勞工人數在30人以上,應報備並公開關於「工時、工資、津貼、應遵守之紀律、獎懲、福利措施或其他規定」的工作規則,所謂的服儀規定大多也會寫在這裡面。
 
只要不違反法律的強制規定(例如不能教人做壞事)或是團體協約(工會訂的),法律上通常認為工作規則是可以由雇主「單方決定」的。
 
🎸如果工作規則中要求「服儀」,在我國實務通常認為合理。
 
台灣目前好像還沒有人特別去法院打官司,爭「服儀規定不合理」這件事。
但項是雇主因員工服儀不整、不合規定而記過、申誡,法院好像也不會去介入說「這樣不行」。
(參考高等法院民事判決101年度勞上字第35號)

有些判決也認為員工不能遵守服儀規定、雇主將他開除是合法的。例如化妝品公司要求員工上班應穿著「黑色上衣、包裙、包鞋以及畫全妝」,雇主用「不適任」為由開除,法院也站在雇主那邊。
(參考花蓮地方法院民事小額判決108年度花勞小字第1號,不過這個案子涉及試用期,可能有所影響)
 
從這點來看,服儀規定似乎是被台灣整體的工作環境,甚至是法院所認可的。雇主訂定服儀規定,也沒什麼不行。
 
🎸至於要求女性穿著「高跟鞋」,是不是合理的呢?
 
我特別找到一個判決,我覺得滿值得大家看一看的。
 
某公司經營殯葬業,要求「男性禮賓接待員著制服、黑皮鞋、髮型梳理整齊、不留鬍鬚;女性禮賓接待員著制服、高跟鞋、盤髮型」。
法院認為,為了維護殯葬業的專業形象訂定服儀規定,屬於雇主對員工的必要指揮管理行為。而要求男性、女性各有不同的服儀規定,是維護整體形象所必要,並非僅針對特定性別有特定要求,亦非針對原告髮型、儀容的差別待遇,依一般合理社會通念,公司經理宣導髮型及高跟鞋的言論,並不會造成敵意性工作環境。
 
這個判決的起因,是勞工認為自己因為性別而受到雇主與公司的不平等待遇,因此依照性別工作平等法提起賠償訴訟。
雖然並不是特別針對服儀去打官司,但這個判決似乎也表示了法院覺得「高跟鞋」是一種合理的規定,而只要男性、女性都有受到服儀規定,就沒有性別的問題。
 
合理嗎?我覺得不。
 
男性的服儀規定,可能為男性帶來不平等的待遇;女性的服儀規定,可能為女性帶來不平等的待遇。為什麼男性、女性都有服儀規定,就能表示服儀規定並沒有造成限制或差異呢?
真的要探討的話,應該是從服儀的內容出發,而不是從性別的角度出發。
例如同樣都是鞋子,為什麼一個是黑皮鞋,一個是高跟鞋?同樣都是髮型,為什麼一個是梳理整齊,一個是盤髮型?
 
但,我想這種「都有規定就是平等」的邏輯,不僅是這個法院的個人意見,更是現在社會上許多人的想法。
 
🎸即便如此,也不要灰心。
 
就像法院說的「一般社會通念」。假如這個社會逐漸改變,那麼法院依據的社會通念也會改變,終有一天服儀規定的合法性也有改變的機會。我想這也是這位明星站出來呼籲的原因,重視,才會有所改變。
說真的,我挑的這個也只是單一個案,假如未來越來越多案件衝擊法院,或許法官也會逐漸改變思想,重視這個議題,並作出更正確的判決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本粉專以探討時事新聞的法律分析和提供實用法律知識為目標,更歡迎大家一起討論法律問題。   如有法律諮詢、法律案件的需求,請經由事務所電話聯繫,或是透過事務所的Line聯繫,謝謝您! (喆律法律事務所Line請見:https://line.me/R/ti/p/%40chp0509w)
【律師談吉他】 藉由新聞時事的法律分析 讓你知道法律一點都不難; 提供?
View all posts